特色产品
滚动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在线 -> 特产要闻
】  打印  留言  浏览:175
评论:0条 责任编辑:haozhiwei

《小刘知特产》之广西龙眼

2019-12-11 00:00:00 来源:本网

  嗨,大家好啊,这里是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我是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冥王星星主小刘,关于特产,只有不知道小刘的,没有小刘不知道的。特产是某些地方特有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或历史,在这里小刘给介绍一下特产的文化历史传说,这期我们的主角是广西龙眼。

 

  龙眼是我国南方名优特产,属无患子科植物,是中医传统补药。龙眼在我国的栽培和使用历史,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龙眼是龙眼树的果实,因其大小如拇指,果肉晶莹如眼球,果核乌亮如黑眼珠,故得其名;又因龙眼特产于广西,而广西简称桂,所以龙眼又称桂圆;还因北魏《齐民要术》引《吴氏本草》滋益以龙眼为良,所以后人就称龙眼为益智果。龙眼与荔枝同属无患子科,常绿乔木。偶数羽状复叶,小叶4-6对,椭圆形。果实球形,壳淡黄或褐色,质薄而光滑。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龙眼树性喜温湿,寿命可达四百多年。

  广西是龙眼的原产地之一。其生产的历史最少也两千一百多年。从汉代起,龙眼便与荔枝并驾齐驱,作为富享盛名的岭南珍果而载誉中原。《群芳谱》引《浔梧杂佩》说:自尉佗(南越王赵佗)献汉高帝,始有名。《东观汉记》说:匈奴单于入朝,汉武帝赐龙眼。《三辅黄图》载: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南越之后,曾把岭南龙龙眼移植于上林苑扶荔宫。《后汉书•和帝记》载:旧南海献龙眼,十里一置(驿),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据大量史料记载,广西龙眼在汉代就是上贡的珍果之一。魏晋以后,广西栽培龙眼更为普遍。有关广西龙眼史料的记载也随之丰富起来。晋刘欣朝《交州记》载:龙眼树高五六丈,似荔枝而小。嵇含《南方草木状》除记龙眼的性状外,还记龙眼果熟时令: 荔枝过即龙眼熟,故谓之荔枝奴,言常随其后也。至宋代,广西龙眼不但产量多,而且质量好,是人们交口称赞的果中珍品。《岭外代答》说:广西诸郡富产龙眼,大且多肉,远胜闽中。邕州官庄所产数根绝奇,肉厚味长。

  广西龙眼确是不逊于荔枝的果中珍品,它不但肉质鲜嫩,香甜如蜜,鲜美爽口,味压群鲜,而且营养十分丰富。据测定,龙眼果肉含糖量为12.38%-22.5%,每百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43.12~163.7毫克,维生素k196.5毫克,磷118毫克,钙30毫克,铁44毫克。每百克鲜果肉含蛋白质15克。龙眼干的营养也同样丰富。每百克干果肉含有糖分65克,蛋白质5克,磷118毫克,钙30毫克,铁4.4毫克。常食龙眼可益脾长智、养心补血,历来被视为健身延寿的滋补珍品。《神农本草经》认为龙眼可疗治五脏邪气,安志厌良。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可通神明。《本草纲目》则认为: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食。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按此说来,龙眼的食用价值与荔枝相伯仲,而药用价值却在荔枝之上。

  龙眼全身是宝。树冠繁荣,可作风景林或防护林树种;树叶嫩芽可入药;树身坚固耐久,可作家具、造船和雕刻等材料;花多而期长,是优良的蜜源;果核所含淀粉十分丰富,可制浆糊或供酿酒;鲜果除供水果食用外,可以加工成罐头或桂圆肉。

  广西生产的龙眼糖水罐头和生晒桂圆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广西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桂圆肉除药用外,可配以沙参、玉竹与肉炖汤,是理想的美膳佳肴;以桂圆肉、红糖煮鸡蛋,是产妇或病后体虚者最理想的滋补食品;桂圆肉配上中草药泡成桂圆药酒,对神经衰弱、气血两亏有明显的疗效;用桂圆肉配制的桂圆可乐,是当今流行一时的高级保健饮料。

  桂圆肉是广西著名的传统食品之一。博白县系广西桂圆肉的主要产区,素有桂圆之乡的称誉。自古以来,博白县就有加工桂圆肉的习惯,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初时期,博白民间就盛行加工桂圆肉。发展至今,加工桂圆肉仍然是博白农民一项重要的家庭经济收入 。

  关于广西龙眼,大家是不是了解的差不多呢?喜欢特产传说的朋友们,请多多关注支持我们,每期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特产故事。

    欢迎发表评论(评论内容至多1000字)
  发表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内  容:

中农兴业网三农资讯网三农市场网农副产品供销网农资供销网乡村网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产品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村村通·一路发三农信息化168网站群平台成员--特产协会官方网站--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特产联盟官方网站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特色产品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6-2017 zgtscp.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京ICP备1021550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1号
联系邮箱:zgtscp@163.com
联系电话:4000-876-856 010-58472298 15340115956 监督电话:13161838198
            
技术支持: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网络110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