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品
滚动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服务 -> 特产策划
】  打印  留言  浏览:124
评论:0条 责任编辑:caiji

发展谷子高粱产业需突破性“大品种”

2021-11-30 03:30:49 来源: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会同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组织全国谷子、高粱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关专家在山西省晋中市开展谷子、高粱展示品种田间调查评价活动。

  走进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谷子高粱春播中晚熟区),谷穗沉甸甸、高粱红艳艳,各品种正处于成熟关键期,呈现一片丰收景象。该基地是今年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技中心一同认定的首批60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之一。今年共展示示范粮食用谷子登记品种27个,酿造、饲用、青贮高粱登记品种40个,来自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谷子、高粱主产省份的20余家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

  专家组深入田间,对展示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籽粒颜色、株高、株型等性状表现一一进行详细调查。综合评价认为,晋杂48、晋糯202、机糯粱2号、辽杂52等粒用高粱品种植株矮秆、直立整齐,适宜机械化种植;晋牧4号、辽甜1号、辽甜18等4个青贮高粱品种抗倒伏、产量高,田间长势好;长农39号、长农47、冀杂金苗3号、晋汾107等4个白谷黄米谷子品种和太选谷29、中谷2号、济谷24等黄谷黄米品种株高适中,耐旱、抗倒、抗病、熟相好,田间性状综合表现优良。后续,将综合各品种收获后产量、品质等考种结果,适时在全国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系统上发布品种信息、推介优良品种,供种子企业、广大农户选种参考。

  专家指出,谷子产业发展需广适优质高产的突破性大品种。优质、广适、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大品种还极其缺乏,需要多类型的品种才能满足复杂多样的生态区。比如,近30年来,晋谷21一直是西北春谷中晚熟区的主栽品种,年推广超过百万亩,突出优点是小米商品性好,人们喜爱、受市场欢迎。但是,也存在不抗除草剂、不抗倒伏、抗病性较差、适宜区域狭窄等严重缺陷,迫切需要加强谷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选育推广商品性与晋谷21媲美的中矮秆抗除草剂、广适性品种。从目前谷子登记品种展示评价结果来看,已有部分苗头性品种涌现,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潜力。

  在高粱上,围绕高粱产业发展多种需求,随着品种登记制度的实施,目前国内已形成以酿造用高粱品种为主,籽粒饲用、食用、青贮、青饲、帚用等用途高粱品种为辅的品种选育推广格局。我国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约80%用于酿造。随着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以优质、专用、高产、多抗、适宜机械化为目标,选育适宜机械化绿色生产的高粱新品种已经成为当前高粱育种的主攻方向。

  据全国农技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会同省级种子部门共同构建区域性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搭建“看禾选种”平台,开展登记品种展示评价工作,是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精神的重要体现,目的是通过统一种植展示、统一调查方法、统一发布信息,有效链接科研与生产,面向市场需求推动品种创新,加快登记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服务农民选种用种。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fxyc/content/post_44728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欢迎发表评论(评论内容至多1000字)
  发表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内  容:

中农兴业网三农资讯网三农市场网农副产品供销网农资供销网乡村网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产品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村村通·一路发三农信息化168网站群平台成员--特产协会官方网站--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特产联盟官方网站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特色产品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6-2017 zgtscp.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京ICP备1021550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1号
联系邮箱:zgtscp@163.com
联系电话:4000-876-856 010-58472298 15340115956 监督电话:13161838198
            
技术支持: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网络110报警服务